“Leave your message” 金屬手鐲工作坊
金工是一門傳統手藝,每一件作品都承載著工匠對手藝的熱誠!
鎚仔敲擊與摩打聲的交響樂中,一件帶有溫度的作品漸漸雕琢成形,開展他的旅程!
我們誠邀你來擔當一日工匠,親自體驗打造一件專屬的作品!
金工是一門傳統手藝,每一件作品都承載著工匠對手藝的熱誠!
鎚仔敲擊與摩打聲的交響樂中,一件帶有溫度的作品漸漸雕琢成形,開展他的旅程!
我們誠邀你來擔當一日工匠,親自體驗打造一件專屬的作品!
牛仔布做的小品在巿面上真的很少見,找到啱心水的更是難上加難,何不動動手,親手製作自己喜愛又實用的小包呢?牛仔散子包款縫法簡易實用,學會這些手縫技巧後,只要加點創意,便能做出很多變化,活學活用!牛仔卡片套更可以不碰針線、不碰衣車製作出質感卡片套喔!
提升香港人的環保意識,從實踐開始。以用完咖啡粉囊,準備被扔到垃圾堆填區的咖啡粉囊,製作出優雅耐用的飾物,變成讓人猜不到它真身的成品。你有興趣將一粒平凡的咖啡粉囊,變成美麗好看的產品嗎?來一起給予‘廢物’一個重生的機會!
回收膠樽好容易,但如果改造膠樽又會沒有想過﹖其實利用簡單工具都可以將膠樽變成房燈,不要小覷一個人的力量,一起參加活動嘗試膠樽改造體驗,為綠色環保向前踏出一步。
團扇又名宮扇,指圓形有柄的扇子,構造特點是以扇柄為中軸而左右對稱,有著團圓及吉祥的意思,是一種發源自中國傳統工藝品。由最初以雞毛製成,及後改用鵝毛,至最後演變成用絲及絹類織品做成扇面,並在扇上以顏料或絲線作點綴,清明代書畫家亦會在畫上題詩作畫,成為現今最為傳統的團扇風格及模樣。
紙鷂又俗稱風箏,在古時南方稱風箏爲「鷂」而北方謂「鳶」,風箏不僅是民間傳統遊戲之一,也是民間傳統節日文化習俗,代表對天空的探索和幻想。清代大作家曹雪芹佚著《南鷂北鳶考工志》亦有詳述風箏扎繪的過程,將古代風箏製作步驟及種類詳細保留下來,及後風箏發展皆以曹氏風箏為楷模,同以北京雨燕爲形象,被稱爲「扎燕紙鷂」。
傳統紙鷂的製作講究四藝 – 扎、糊、繪、放,即扎骨架、糊紙面、繪花彩、放風箏,課程簡化了製作紙鷂的步驟,新手亦可容易完成,同時體驗傳統工藝的精髓。
記得中學在化學和生物課用過的燒杯嗎?有想過可以利用它來種菇嗎?
日本苔蘚生態瓶的新潮流 きのこリウム(菇菌生態瓶)工作坊把這個新技術帶進了香港,相比一般的苔蘚瓶更很有趣,製作後1-2個月,會生出可愛的小茶樹菇, 而小小的苔蘚瓶不佔空間,不需要陽光、修剪、施肥,耐蔭又易打理,最適合放辦公室同屋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