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D 造型嘩鬼蒟蒻杯

「Trick or treat!不給糖就搗蛋!」 最受小朋友歡迎的萬聖節又到了,萬聖節只係派糖咁悶,如果親手製作食得又玩得嘅3D 造型嘩鬼蒟蒻杯一定深得佢地歡喜~

萬聖節造型糖霜曲奇

萬聖節是西方傳統節慶,每年10月31號舉行。廣東話又名哈囉喂或萬聖節,當晚小朋友會扮鬼扮馬,逐家逐戶拍門叫人比糖果,佢哋會講Trick or Treat。聽到呢句說話,屋主就習慣派糖果。

而萬聖夜有兩個傳統活動,就是化粧同拍門取糖果,當中亦有特別含義,例如化粧其實為了百鬼夜行嘅萬聖夜,裝扮到比鬼怪更加得人驚,來嚇走佢哋,無須受到騷擾。而拍門攞糖嘅行為其實係重現返中世紀時期,窮人會喺萬聖節當日逐家逐戶去拍門問人攞嘢食,然後喺第二日追思節為嗰啲家庭已故嘅成員祈禱嘅舉動。

萬聖夜嘅主題係鬼怪、嚇人,以及同死、魔法、怪物有關嘅事物。而通常同萬聖夜扯上關係嘅事物有鬼魂、食屍鬼、巫婆、蝙蝠、黑貓、貓頭鷹、精靈、殭屍、骷髏同惡魔等,重有虛構人物例如吸血殭屍同科學怪人。

雖然是西方的節日,但是來到香港依然十分受歡迎,熱潮多年來依然未有減退嘅跡象,今次我哋一齊嚟做一個好玩又有趣的萬聖節糖霜曲奇! 當中包括有科學怪人、小鬼、南瓜及女巫帽,睇落精美又應節!

糖霜餅乾藝術源自於英國的砂糖工藝,糖霜由蛋白(或用蛋白霜粉)加入糖粉調配製作而成,以濕性糖霜創作表現平面、以硬性糖霜凸顯線條及輪廓,加上個人奇思異想組合運用,往往能產出與其它傳統媒材相異且令人意想不到的創作成果。再將純色白糖霜與加入食用色素後的彩色糖霜加以交叉運用,就能更進一步的揮灑創造出多變風格與質感

而糖霜曲奇多變的造型,可以創作不同造型,而且相比起其他甜品、糖霜曲奇較為簡易且精緻,因此令大眾深受喜愛!

免蒸煮!萬聖節主題日式和菓子

和菓子是日本的一種糖果糕點,製作的款式亦都比較多,有利用豆沙做外皮的,亦有利用寒天、水飴等,依照不同的口味添加不同特殊食材,是一款比較清甜易入口的甜品,而且可以製作多款不同的造型,深受日本人的喜愛,甚至潮流亦達至香港!

另外,今次主題萬聖節Trick-or-Treat,不給糖,就搗蛋」!部分的大人都會給上街扮鬼要糖果的小朋友點心,以前甚至會給家裡手作的點心或是蘋果批,小朋友最喜歡的環節收集糖果,正正可以切合甜品甜食糖果嘅主題!

和菓子製作款式以及工具十分之多,今次會製作南瓜兩個、小鬼一個及惡魔一個,工作坊入面導師將會親身指導講解成功嘅秘訣,就趁住今次工作坊來認識一下和菓子的製作方法吧!

花花繪畫糖霜曲奇

糖霜餅乾藝術源自於英國的砂糖工藝,糖霜由蛋白(或用蛋白霜粉)加入糖粉調配製作而成,以濕性糖霜創作表現平面、以硬性糖霜凸顯線條及輪廓,加上個人奇思異想組合運用,往往能產出與其它傳統媒材相異且令人意想不到的創作成果。再將純色白糖霜與加入食用色素後的彩色糖霜加以交叉運用,就能更進一步的揮灑創造出多變風格與質感

隨著糖霜曲奇多變的造型,可以創作不同造型,而且相比起其他甜品,糖霜曲奇較為簡易而且精緻,因此令大眾深受喜愛!

西班牙油條Churros伴朱古力蘸醬

西班牙油條又稱吉拿棒(西班牙語/葡萄牙語:Churros),是一種西班牙和葡萄牙非常流行的油炸食品,外脆內嫩再配以熱朱古力或熱咖啡便是南加一帶日常食品,更可以伴以肉桂粉、白糖或冰淇淋做點綴,多層配搭增加口感層次,當中以蘸上濃厚朱古力醬為最傳統及受歡迎的配搭。

聖誕節工作坊:聖誕樹頭蛋糕DIY

• 選用優質朱古力海綿蛋糕配朱古力忌廉
• 將平平無奇蛋卷變身成聖誕最受歡迎甜品
• 口感軟綿綿但卻充滿質感、層次感,甜而不膩
• 簡單易學,沒有藝術、繪畫經驗人士亦能輕易製造好靚、好可愛、好味作品
• 「作樂學院」在千挑萬選導師過程中,只會挑選在他們的領域打滾多年,擁有出色技藝及教學經驗,兼且能夠與參加者打成一片,散發正能量的專業導師。這個專業甜點大師便是表表者 – 性格和藹可親,設計師出身,從事設計工作15年後才華麗轉身成甜點導師,故在甜點賣相設計與糖藝繪畫方面有紮實根基,擁有8年烘焙教學經驗及5年糖藝裝飾教學經驗,更曾擔任英國認可PME專業糖藝証書課程認可導師,絕對是星級甜點大師,教學質素無庸置疑

原味/玫瑰水信玄餅

又在賞櫻季,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三色糰子,但其實仲有另一款日式菓子都一樣大受日本人歡迎,會在賞櫻時一同享用,就是水信玄餅。

水信玄餅是一個晶瑩剔透的透明菓子,一般會加入用鹽漬櫻花、烘烤花生碎或黑糖糖漿一並享用,味道微甜入口即溶,其特點在於從冰櫃置室溫30後即會化成甜水,必須在有限時間內食用,就如櫻花花期有限,必須好好珍惜當下,從中亦可以學習到日本傳統菓子文化。

豆沙泥抹茶/玫瑰糯米糍

長洲芒果糯米糍相信大家都聽過食過,而最傳統糯米糍中間會包有豆沙餡,其他地方可能會加入花生、芝麻、黑芝麻等待,但其實做法都相當簡單容易,學識基本食譜可以再改成不同餡料,造出屬於自己的口味。

港式一口西多士(鹹甜口味)

西多士是香港茶餐廳必點食物,食物集合了小孩子最愛的煎、炸、甜組合,用一小塊牛油炸出兼黃金香脆的厚多士,中間或許沒有餡料,但最後加上牛油及楓糖漿即變成極品美食。在香港這樣中西文化大都會之下,慢慢發展出多款夾心款式,包括各種鹹甜口味,例如花生醬、果醬、朱古力醬、榛子醬、咖央醬等等,少數茶餐廳能夠一次過提供以上口味,不過現在所有鹹甜口味西多士均可在這個活動中做到,對港式西多士受好者絕對是一大滿足!

天然手工奶黃/蓮蓉/豆沙/朱古力/义燒包

活化工廈、活化古蹟、活化歷史建築…
所謂「活化」,便是給已經陳舊了、似乎被人遺忘了的古舊事物,賦予新的意義,讓其價值重新得到認同。
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佔一重要席位的包點,漸漸被時下年青人視為老土、落伍。
相比起日式糕點、法式甜點,中式包點只被視為「一舊淨色嘅包,包住啲甜耶耶嘅餡」,沒甚特色,美感欠奉。
這次,我們期望在保留中式包點傳統風味的同時,在外形上添加可愛元素與繽紛顏色,為「活化」傳統包點出一分力。